2004-08-05 (取自工業雜誌413期93年8月號)
前言:本文為落實工業總會侯理事長的推動二次產業革命理念,以及深感「知識」是產業革命中最重要的「資源」,特開闢「產業透視」專題,俾協同工總所屬產業,一起檢視過去「產業成功關鍵知識」,以及思考如何將這些「知識」再作最適當的整合、分配與應用,進而找到產業新的競爭利基,以突破自身發展的「學習曲線」,以及趕上別人的「學習曲線」,尤其是趕上先進國家的「學習曲線」。
文:李均
「雄獅鉛筆」、「王樣水彩」、「玉兔原子筆」、「利百代鉛筆」…,這些伴隨著3、4、5年級生童年成長的文具,年紀都接近50歲,經營人也早已經由第一代傳承給第二代。
接手台灣文具產業第二代,格外艱辛,他們必須面對來自大陸的低價競爭、日本高品質文具勁敵、電腦e化的革命性衝擊,逼得他們不得不提高文具產品的附加價值,才能生存下去,即使拼命對抗文具產業的革命,還是得靠著微薄利潤──每支筆幾毛錢、幾毛錢地賺,維繫著父執輩留下來的家業,延續著台灣文具業的命脈。
文具業屬於民生消費產業,若以「材料」來區分,可分為塑膠文具、墨水、金屬製文具、筆類相關用品,及紙類相關用品等;若以「功能」論,則可分為辦公文具和新潮文具兩大類。
文具業在台灣起步很晚,在光復(西元1949年)之前,台灣只有一家粗製鉛筆工廠;光復初期,雖然有幾家粉筆、蠟筆、墨水等工廠設立,但仍停留在小規模的家庭工場的階段;一直到1950年代起,稍具規模的複寫紙、蠟紙、原子筆、鉛筆、蠟筆、水彩、墨水、印刷油墨等工廠,才如雨後春筍般陸續設立。發展到1960年代以後,台灣文具業除供應國內需求外,還有餘力外銷。
過去30年來,受到進口關稅高達44%,以及台幣匯價的保護,台灣文具產業發展良好;但近年來,自從進口關稅降低、台幣升值、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,來自國外(尤其是日本)質優且價高的文具產品相繼進口,使得台灣的文具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。
台灣教育用品(文具)公會總幹事麥世昌分析說:「由於文具用品屬於成熟產業,市場受到整體經濟發展、國民所得及人口成長等總體因素影響。」如今,隨著整體經濟發展及國民所得提高,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,已不僅止於實用性,品質與設計感,已成為消費者主要的購買因素;在市場導向下,文具用品已逐漸朝向高附加價值發展。
根據教育用品公會統計,台灣文具最大進口商是日本,主要進口項目為墨水、原子筆、麥克筆及原子筆交換筆心等,進口金額即占台灣文具進口總額的39%。由於日本與台灣有地緣之便,加上日本文具產品品質高、樣式新穎,和台灣哈日風興起,帶動消費者購買日本商品熱潮,日本文具因而受國人青睞,尤其是高品質、高單價的進口筆,最受消費者喜愛。
例如自日本引進的中性筆,其墨水介於油性與水性之間,深受國內中小學生喜愛,受歡迎的程度一度賣到缺貨;也由於中性筆熱賣,帶動廠商紛紛向日本進口不同品牌、款式的中性筆,因而搶奪原本使用原子筆的消費群。
1993年及1998年,日本華百與三菱等日本知名文具製造公司,甚至正式在台成立分公司。至此,台灣文具筆類市場幾乎已成為進口筆的天下,間接也促使本土筆生產業者的經營,日趨艱困。
隨後,影印機、傳真機和電腦等科技辦公室用品進入辦公室後,幾乎所有的辦公室都改以電腦化作業,包括鉛筆、原子筆、製圖筆、橡皮擦、廣告顏料、麥克筆等傳統文具,不再被人們使用,傳統文具業者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。
觀察國內文具廠商現況,像利百代、雄獅、玉兔等歷史較悠久的公司,由於產品多樣化,在面對這一波電腦化改革時,仍有能力轉型應付,但許多只生產單一商品或較不知名的廠商,已漸漸被淘汰。
以國內知名的利百代公司為例,在電腦尚未被普遍利用時,利百代複寫紙幾乎是所有辦公室必備的文具用品;然而,當影印機、傳真機與電腦出現後,便取代了上班族以複寫紙複寫文件的作業流程。利百代公司只好重新研發新產品,以原有製造複寫紙的技術,改良生產「非碳複寫紙」,並提供給印刷廠商印製成電腦二聯、三聯式報表,以及加油站的兩聯式發票等。
但是,「非碳複寫紙」只是一種原料,並不是一項有品牌的文具用品,而且還必須經過印刷廠商加工後,才能被利用。至此,利百代公司便從原本的文具製造商,轉型成為文具原料供應商。
以往文具用品的消費族群,學生及上班族各占一半,且兩者對文具的需求量不相上下,但自從辦公室自動化後,上班族改以電腦處理往來文件,筆、紙、檔案夾等辦公室文具用品需求減少,消費者結構也隨之轉變,學生逐漸取代上班族,成為文具用品的主要消費族群。
根據業者研究,學生族群與上班族對文具用品的要求不同,除了基本書寫流暢的筆類外,學生喜歡嘗試新奇的文具用品,舉凡顏色鮮豔、功能特殊少見的商品,只要單價是學生所能負擔的範圍內,學生都會捧場,創造不錯的銷售成績;至於上班族對於文具用品的要求,則偏重在實用性、方便、舒適與否,價格反而不是主要訴求。
為迎合客戶需求,筆類製造商調查發現,一般學生會以筆袋、筆盒等攜帶筆類、橡皮擦、修正液等文具用品,所以,學生使用的筆類強調重點在書寫流利,筆桿設計則強調瘦長型,以方便學生攜帶。
上班族因為不需攜帶大量筆類,所以在設計上除了加入色彩外,筆桿也較學生用筆粗,以增加握筆舒適度。
因應市場所需,未來,筆類的設計趨勢,除了書寫流利、筆身舒適好握之外,廠商也從材質、色彩上下功夫;另外,也得依照不同族群特性,設計不同類型的商品,例如在製作過程中,添加抗菌原料,開發出抗菌商品,並且瞄準學生市場,或者以老年人為主,研發出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文具用品等,都是擴展市場商機的著力點。又藉由市場競爭,各類消費族群的需求開始受到重視,這是文具用品競爭中,少數族群意外的收穫。
觀察台灣文具史,台灣區教育用品(文具)公會總幹事麥世昌分析說,國內的文具業者絕大多數是家族企業,且在日據時代白手起家的第一代,多半從鉛筆做起,但是,現代人可能很難想像,遠在50多年前的日據時代,能掌握鉛筆的生產市場,等於在文具業成功了一半。
像雄獅鉛筆廠的創辦人李阿目,創業之初,是做紙業批發、進口文具批發生意,當1956年事業稍有底子之後,說什麼也要創立自家的鉛筆工廠──雄獅鉛筆工廠,結果也同時奠定了「雄獅鉛筆」的名號,並且延續至今。
台灣文具業還有一個共同的特色,就是家族企業濃厚,無論大小字號的文具業,幾乎全都是「老」字號家族企業;也因為如此,使衍生自日本企業文化的文具業,特別團結,從上游的供應商、中游批發經銷商到下游的小賣,如同一個綿密的組織網,外面的人根本進不來,這也是美系、新加坡等文具業者始終進不來台灣市場的原因。
對台灣文具同業而言,50多年的生意情份,豈能輕易被新公司或小公司所取代,於是,整個文具上游、中游、下游業者,可說是連成一氣,無人能破。許多經過市場調查的外商,因為評估進不了台灣文具通路,自然而然打消進入台灣市場的念頭。
以生產辦公室家具的優美公司,2~3年前,一度投入辦公室文具下游通路,試驗1年後,也不敵傳統文具業者綿密的組織網,而黯然退出市場。
所以,在台灣,少見較大規模的文具店,而一般量販店、便利商店銷售的文具,也僅陳列少數文具商品,想要買舶來品,只有到百貨公司買,探究原因,與文具業者合作無間的企業文化相關。
直到最近,來自高雄的文具批發商,開始以超級市場的型態,設立「久大文具行」,由於久大的老闆來自台灣文具同業,因而順利在高雄市與台北市設立據點,有別於傳統的文具銷售方式,首度展現文具專賣超市,與過去設立在小學附近的文具雜貨店大不相同,也使得文具商品更有看頭。
久大的董事長王照,自幼就在文具行長大,對於文具商品進貨、出貨、收帳,甚至各式各樣的文具商品特性,都瞭若指掌,如今經營大型文具超市,自然得心應手。她說:「取名久大,就是『永久,就會龐大』。」充份展現她開創台灣文具行的魄力。又在久大逐漸擴充規模中,傳統的小型文具雜貨店也面臨時代考驗。
不僅文具通路競爭激烈,上游的文具業者想要永續經營,也得下苦功,舉實例來說,自從電腦盛行以來,電腦打字愈來愈普及,因而直接衝擊到筆的銷售量,想當年「只要掌握鉛筆生產市場,等於在文具業成功一半」的說法,如今聽起來,就像是笑話一場。
在實務上,製筆業者為了生存,勢必得絞盡腦汁吸引消費者目光,例如許多個性化的造型筆出現、愈來愈細的筆尖、附帶計算機、時鐘、夜燈,以及具有光點功能效果的筆,應運而生。競爭到現在,業者甚至針對電腦POWER POINT,設計搖控滑鼠的筆,方便作簡報的主持人,手持一支筆,即可搖控投影片,同時還附帶光點,點明簡報重點何在。
微利經營的文具業者,比任何產業都清楚,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重要性,即使文具商品屬於民生消耗品,一點也馬虎不得。
事實上,影印機使用、電腦普及化,迫使文具產業面臨革命性衝擊,如1970年代以後,影印機大量使用,使得傳統的複寫紙及蠟紙急速萎縮,也使得油墨印刷業者急遽減少。
再來是電腦e化,使人們對筆類文具及紙類產品的需求頓減,由於科技日新月異,重擊文具產業,使得傳統文具每況愈下。
另外,在進出口市場上,長期以來,日本與美國為台灣的主要文具進口國,近年來,卻由於日幣升值影響進口成本及國內文具製品的品質提升,致使日製文具用品的進口成長速度,已明顯趨緩。
在出口市場方面,近年來,台灣文具出口市場在中國大陸、東南亞等國的低價競爭壓力下,也造成出口到美國的文具用品比重,正逐步衰減中。
而且,在文具製造技術不斷進步下,自動化機器取代了人工,這也使得受僱員工的成長率逐步下滑;加上環保意識抬頭,使得文具用品的製造原料改變,例如萬用手冊的封套,也由以往的聚氯乙烯材質,改為可分解的塑材質。
來自中國大陸的低價競爭,更是台灣文具用品業的一大勁敵,台灣區教育用品公會理事長唐鏡川,上個月在會員大會中即闡明:「觀察近年來台灣文具業表現,顯然深受大陸對岸競爭的衝擊,筆類文具出口金額持續衰減。」不過,雖然面臨中國大陸、香港、南韓與東南亞的競爭壓力,唐鏡川評估認為,台灣文具業在產品設計式樣與品質的掌握上,仍具有一定的優勢。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台灣加入WTO後,多數低價大陸產品已進入台灣市場,這才是考驗台灣文具業者,如何在市場調整下,重新思考「全球布局、深耕台灣」的重要性。
截至目前為止,台灣區教育用品公會會員達113家,雖然8成以上的會員已前往大陸投資,但是,帶有濃厚「傳統」色彩的文具業者,大都是根留台灣。
為使文具業者有機會拓銷市場,每年春秋兩季的台北禮品文具展,乃成為台灣文具業年度大事。此外,為協助會員拓展海外市場,公會每年皆組團參與世界各重要文具展,包括從每年一月中旬到九月底舉行的香港國際文具展、德國科隆國際亞洲商品展、中國上海國際製筆、文具博覽會、墨西哥國際辦公室文具展覽會、日本東京國際辦公文具ISOT展、印度國際辦公文具禮品展,以及美國奧蘭多國際SHOPA SHOW展覽會等等,而相關業者都會隨公會組團參展。
公會總幹事麥世昌表示,接任總幹事七年來,每年海外參展,都由公會主動與海外主辦單位洽談,以組團參與的方式,爭取最好的參展條件。除了每年例行的參展活動外,若臨時有新的參展商機,公會也會機動聯繫會員參與,靈活拓展台灣文具業的海外商機。
麥世昌指出,在e化時代,當公會率團參展時,整個公會並不會因為出團而停擺,而是運用資訊科技,發揮資訊無國界的效能,及時將公會轉為行動辦公室,並將台灣的電話轉接到大哥大漫遊,以及將海外參展的最新訊息,透過公會網站,即時傳送到未參展的會員眼前。
此外,對於文具業積習已久的退貨問題,公會已透過大小會議溝通不良退貨,並要求上下游業者配合處理退貨問題,還特別協調業者制定「文具退貨核定標準範例」,提供給業者遵循。
另因應台灣入會後,許多劣質低價品、仿冒品進口台灣市場,打擊合法業者權益的問題,則由公會協調業者發布共同聲明,拒絕供貨給販售仿品的業者,以維護市場公平交易秩序。
由於文具業屬於勞力密集產業,商品本身單價不高而且利潤微薄,為求有效降低經營成本,多數業者陸續將廠辦進駐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國家,而行政管理及設計研發部門則留在台灣。
而且,近來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,大陸廣大市場及消費潛力已蔚為舉世最大的新興市場商機所在,面對品種繁雜的文具用品,不可避免將陷入競爭的泥沼,台灣業者或許還能以品質與設計能力維持優勢,但來自中國大陸及東南亞業者的強力挑戰,也不容忽視。
雖然台灣文具業起步較晚,但發展快速,而且在業者的努力下,奠定不錯的基礎;不過,由於台灣文具工業的輔助工業不發達的關係,一些高品質的文具零件,仍掌握在德國、日本、瑞士等國業者手中,也影響了文具業的發展。
公會評估認為,未來,業者若能朝研究開發、生產管理和市場推廣方面努力,仍有佷大的發展空間。
在市場推廣方面,為獲取行銷利潤,公會鼓勵業者以自創品牌行銷,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;而且要加強研析市場資訊,除蒐集目標市場及流行訊息外,更應蒐集競爭者生產結構資訊,以探索國際分工的趨勢。此外,還要設法開發新興市場,減少對美國、香港與日本市場的過度依賴。
在研究開發方面,必須因應環保潮流,開發及使用可被大自然分解或再生的材質,墨水與表漆不含毒物質,但使用環保材質的外觀,仍能保持鮮明亮麗;同時,也要掌握流行趨勢,開發設計新型功能的產品,並改善產品包裝設計,增加產品的精緻度與創意,使產品具獨特性,如此才能降低對德國、日本等國零件的依賴,並藉以提升產品的形象。
在生產管理方面,可以引進或開發自動化機器,利用自動化生產技術,降低生產成本,並解決勞工不足的問題;而且也要朝向少量多樣、產品具獨特性與多樣性努力,以及加強生產流程、物料管理與倉儲規劃,以提升競爭力。
雄獅鉛筆在台灣文具及美術用品的領域,一直扮演著領導的角色;近50年來,雄獅鉛筆提供台灣本地的文具及美術產品,更伴隨著台灣人民的成長;尤其,致力於外銷產品的研發、生產與拓展的雄獅鉛筆,也是戰後台灣經濟奇蹟的其中一股力量。
雄獅鉛筆在日據時代(1934年)稱為「平野商行」,從事紙業批發生意;1949年改名為「永瑞行」,專門做文具相關用品的進口批發和採購出口等業務。1956年,創辦人李阿目認為當時市場漸開,對鉛筆的需求增加,於是買下「中國鉛筆公司」,成立雄獅鉛筆,切入生產製造的領域,並以開發國內市場為首要目標。後經由第一任董事長李阿目先生與第二任董事長張兩國先生的帶領,雄獅的產品種類逐步增加,並走入國際市場。
雄獅鉛筆目前的產品種類繁多:
西元 2000年四月,雄獅鉛筆在大陸昆山建立了占地約26,000平方公尺的嶄新廠房,而隨著昆山新廠房的運作,雄獅希望能邁向下一個里程碑,將產品提供給更多的消費者。
雄獅鉛筆(SIMBALION)董事長李翼文自1993年起,連續出任第16、17屆台灣區教育用品公會理事長,他認為,台灣的文具產業已是相當成熟,而且競爭激烈,故在產品方面,唯有不斷的創意設計和突破材質;在作業流程方面,則應融入電腦科技,提升效率,才能持續強化競爭能力,脫穎而出。
雄獅鉛筆現隨著產品種類漸豐、品質穩定,正逐步走入國際市場。目前,雄獅鉛筆係透過OEM、ODM,切入歐美、日本市場;另對於台灣、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的市場,則偏重於自有品牌的經營。
雖然台灣市場的一般成人消費者,對雄獅鉛筆的品牌已十分熟悉,但其目標對象──兒童,對其品牌的認知卻屬陌生,尚需多加耕耘,方能維持雄獅鉛筆在不同世代間的熟識、好感與知名度。
為此,雄獅鉛筆除邀請電影「熱帶魚」的知名導演陳玉勳,執導製播企業形象電視廣告外,更在產品上,尋求文具與其他商品之間的關連性及創意,積極開發新概念產品,讓消費者感受雄獅鉛筆旺盛的活動力。例如,以各種動物造型系列的彩色筆,就是結合文具與玩具的概念;光碟筆則是將文具和資訊產業的需求相結合;環保無毒的人體彩繪筆,更是將文具與化妝品的用途融合,滿足現代消費者的使用需求。
除此,雄獅鉛筆也長期舉辦兒童繪畫比賽、邀請幼稚園師生參觀板橋工廠等,以讓小朋友在參訪或繪畫活動中,一方面豐富心靈感受,另方面讓小朋友認識雄獅鉛筆及其產品。同時,雄獅鉛筆去(2003)年起,也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「寓教於樂-藝術人文專案獎勵計畫」,鼓勵中小學教師採取跨領域、跨校區的團隊方式,研發整合型的藝文教學計畫,為藝文教學的內涵注入新生命。
雄獅鉛筆評估認為,傳統的OEM、ODM模式,首重專注的態度、力求成本控制、品質提升,展望未來,則應朝OBM方向尋求突破,為此,「創新」對雄獅而言,便更加要緊。然因雄獅鉛筆深知,要讓設計、行銷等核心人員充滿創意的思維,是絕對無法抄短線,乃積極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成長過程,進行一點一滴的累積、涵養,俾為雄獅鉛筆造就源源不斷的創意設計、行銷人才。
現在的「雄獅鉛筆」,已經不是只有鉛筆而已,隨著時代演變、產品種類的擴增,雄獅鉛筆的產品類別,含括了鉛筆、彩色鉛筆、蠟筆、粉彩、彩色筆、水彩、廣告顏料、奇異筆、光碟筆、麥克筆、白板筆、簽字筆、代用針筆、針珠筆等,五彩繽紛,早就跳脫鉛筆單一類別的階段。
前幾年,雄獅鉛筆也曾思考是否應把「鉛筆」拿掉,只留「雄獅」兩個字。然而,老名字,也挺有意思的,為此,雄獅鉛筆乃持續沿用舊名,除了提醒雄獅鉛筆企業體本身創業的理想與艱辛,也意味著雄獅鉛筆的確是紮紮實實地從最基礎的鉛筆產品起家的。
至於英文品牌「SIMBALION」,Simba源自於非洲肯亞的當地語言,意指「獅子」;因此,雄獅鉛筆選擇英文名字時,特地將Simba和Lion連在一起,增添此一英文品牌的趣味性。
簡單化、單純化的趨勢,也影響了雄獅鉛筆的企業Logo,原本雄獅鉛筆採用的獅頭的造型,幾經評估之後,則全面轉為簡單的獅子足印圖樣。雄獅鉛筆認為,產品類別的多采多姿,搭配單純輕盈的品牌形象,將使雄獅鉛筆與消費者的距離更為接近。
提起順德,一般人可能有點陌生,但是順德的英文招牌SDI無人不知、沒人不曉,環顧世界各國的訂書機,幾乎全是SDI,這也是台灣文具業揚名海外的代表作。
1953年陳水錦先生創立「順德製造所」,投入鉛筆刀的生產行列;1967年正式成立「順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」。40多年來,順德一直與台灣經濟共同成長,並以「誠信、穩健、挑戰、創新」的經營理念,開創出文具事務用品與半導體導線架的多元化事業體。順德不僅以SDI品牌享譽世界,並在1996年四月股票公開上市;雖然順德是台灣唯一上市的文具業者,但其是以電子半導體科技類股掛牌上市,並非以文具類股掛牌。
累積了40餘年的文具製造經驗,順德從最初的手牌小刀生產者,發展成為今日國內最大的金屬文具製造公司,在高品質的堅持下,產品行銷世界50餘國,深受使用者的喜愛。
1983年,順德精確掌握產業升級的脈動,跨入高科技領域,正式成立電子事業部門,使用最先進的精密生產設備,配合豐富的沖壓經驗,生產各式半導體導線架。尤其,順德係自導線架規格確認、模具設計製造、沖壓至精密電鍍,皆一貫作業於廠內獨立完成,提供客戶迅速滿意的服務,殊屬難得。
儘管高精度的模具,是製造文具用品與導線架的關鍵技術,但幾十年來,順德在精密模具的研發、製造上,一直執著於「精益求精」,並採用德國、瑞士、日本等國最精密的CNC模具製造設備,在ISO9001及QS9000品保系統及電腦輔助製造的導入下,在「高精度、高品質、高效率」的要求下,達到和先進國家同等的技術水平,也代表台灣模具界的技術地位。
為因應行銷世界市場的發展,順德積極展開海外投資設廠的工作,並陸續在日本、荷蘭及香港成立海外行銷據點,建立整體行銷服務網,朝向跨國性的永續經營邁進。
1953年,當台灣的社會仍停留在農業經濟時,一家看好台灣未來趨勢發展的公司──「順德工業」悄悄的萌芽了,順德從一間規模不到20平方公尺的廠房及6名員工,一直到現在擁有千餘名從業人員之跨國集團企業,51年來,順德的蛻變可說是另一個「台灣奇蹟」的見證。
在工作上,順德鎖定的長程目標──持續上、下游整合作業,及扮演世界分工的積極角色,同時在傳統工業及精密電子半導體元件之領域上,也將突破現狀,利用不斷的研發,向精度的極限挑戰。
在國際市場上,積極開拓國際市場、培養具有國際觀的經營團隊,是順德持續努力的目標。除了陸續成立並積極在海外拓展據點外,在經營人才方面,更特聘專業經理人運籌帷幄,面對競爭。
電腦e化對文具業的衝擊,以亮冠為代表。在PDA流行之前,亮冠生產的萬用手冊奇貨可居,成為百貨公司的高檔貨;然而,PDA問市後,原本昂貴的萬用手冊變成不值錢的舊貨,亮冠面對殘酷的競爭,敏捷地轉而生產PDA皮套,以個人化PDA精緻皮套死裡求生,而且生存至今,成為國內文具業者反敗為勝的實例。
台灣自從1985年經濟快速起飛後,因消費者對時間越來越重視,「萬用手冊」市場便隨之蓬勃發展;又在當時國產萬用手冊品牌中,以「Keny
亮冠」具有設計及生產能力最為有名。由於萬用手冊具有多樣的產品規格及材質,銷售員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,故當時的亮冠,憑藉著自己的通路、品牌,以及配合專業知識,成為當時台灣萬用手冊的代名詞。
但是好景不常,台幣巨幅貶值,加上開放大陸產品進口後,「亮冠」的萬用手冊,不僅遭到「進口高級品」降價競爭,更遭到「大陸廉價品」低價打擊,逐漸失去市場,其「台灣精品獎」光環,也逐漸不再耀眼。最後,在成本考量下,逐漸放棄既有通路,並將工廠移往大陸,退居幕後,從事專業代工生產及外銷。
接著,在PDA問市後,亮冠再次遭到重擊,使其更難藉由萬用手冊產品再爬起來;不過,亮冠卻能無懼殘酷的競爭,而迅速、敏捷地轉而生產PDA皮套,且精益求精,結果終能再度在文具業界創出一片天。
當「亮冠」出現危機後,產品線生產出現停滯,缺乏新的產品,下游「阜康」也在衝擊下應聲倒地。不過,阜康經過易手後,新的業主為求生存,改採多角化經營策略,首先,與主要產品供應商建立良好關係,以取代亮冠的地位,並提供新的產品款式。其次,將保險人員鎖定為主要客戶,建立人際網路關係,透過口碑市場,吸引新的顧客上門,並設立保險人員專櫃,提供完整相關產品,給予特別折扣。最後,與主要產品工廠(Socker)接觸,以獲取最新的產品款式,減少訂單溝通的時間,來降低進貨成本。
透過多角化經營策略後,阜康不僅零售各式各樣的萬用手冊、內紙、配件及相關產品,更接受顧客的訂單,為顧客「重新」設計、生產、燙金、包裝、運送。又阜康也將主要產品──「萬用手冊」,由廉價普通品轉為中、高價位真皮材質,除不同於一般書局所販賣較廉價塑膠材質手冊外,與百貨公司同級品相較,也較為便宜、多樣。
另對於次要的產品──配件及消耗性部分(內紙),阜康則著重在強化各式規格,不論「超短手冊」、「五英吋手冊」、「傳統七英吋手冊」、「美規八英吋半手冊 」、「二十六孔手冊」等,從進口到國產一應俱全,以滿足顧客對各式各樣的需求。
再者,阜康為降低成本,乃從向上游大盤進貨轉為購買大盤設計開發的款式,再下單給工廠生產;至於交易方式,則採買斷及寄賣兩種方式,進貨成本由約占售價的3到4成降為2到3成。另主要產品(萬用手冊)供應商,則由4到5個,改由一家關係較密切的供應商負責;次要產品仍維持相當數量的供應商,以降低進貨成本,及供應各種規格的類似產品。
總之,在電腦化之前,生產萬用手冊的亮冠及經銷商阜康,即面臨強大的生存競爭壓力,在一一克服後,當面臨資訊革命PDA出現後,才能冷靜因應,迅速轉型,另創新局。
以生產複寫紙起家的玉兔,最早是靠大陸進口鐵釘生意累積創業基金之後,開始生產打字臘紙、複寫紙、釘書針、大頭針、迴紋針,一直到1966年才開始生產原子筆,直到現在。玉兔已成為原子筆的代名詞,而且截至目前為止,玉兔生產的印刷油墨,仍是國產油墨的領導品牌。
玉兔現任董事長、也是台灣區教育用品公會理事長的唐鏡川,對於原子筆所面臨的危機很清楚,他分析,原子筆文具第一個危機就在大陸,由於大陸人工便宜,致目前大陸生產的原子筆賣價,等於是台灣的生產成本,故台灣業者應深思如何與大陸低價競爭?
原子筆文具的第二個危機是,電腦化之後,用筆的人少了很多,訂單不如從前。第三個危機則是來自於日本的中性墨水筆,即使日本中性墨水筆售價較貴,但原子筆若搶不回國內中小學生的心,也不得不交出市場。
為了求生存,玉兔積極研發創新,從筆頭附小玩偶、流線感造型、不一樣感覺的筆套等,絞盡腦汁討消費者歡心。唐董事長表示,目前玉兔的新產品,雖在歐陸頗受歡迎,但出貨量很難回到從前全盛時期,故玉兔只有不斷地創新再創新,以求永續經營。